先下山了。

距离科举考试也就仅仅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了,宁凡的心思全部放在科举考试上,晚上回到皇宫之后,宁凡立即召见了周群。

“周先生,最近科举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?可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呀。”

宁凡有些关切地看着周群。

周群自打回到京都以来,几乎没有歇息的时候,他自从登上宰相的宝座之后每天都是忙忙碌碌,把整个京城打理得井井有条,而且按照宁凡定下的方针,周群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官场改革。

所谓的官场改革,其实就是腾笼换鸟的意思。每一天都有一批官员被发配到各地,这些官员给他们一个虚职,让他们去外地任职,其实暗中就是剥夺了这些人的权利,让他们从养尊处优的京官直接变成了地方官员。

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门阀子弟,没什么学识,没什么能力,在朝廷里混吃等死,坏事做绝,现在朝廷把他们发配出去,一个个都是叫苦不迭,叫苦连天,有人还没走出京城,就干脆辞了官职。

长途跋涉千里迢迢,很多养尊处优的人根本受不了这个苦,甚至在半路上就会因为各种疾病而死掉了,所以很多人干脆选择辞官不干。

周群递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折子,而宁凡在仔细看了一会儿之后,脸上露出了舒展的神色,他拿起桌子上的毛笔轻轻地在上面写下了一行字。

“陛下,复兴社的那些学员大多数其实不是太适合做官,他们太过于理想主义化了,让他们坐上某个位置的话,很可能会太过于迂腐,而阻碍办事效率。”

周群斟酌着字句,朝着宁凡建议。

其实在周群的心中,复兴社的这群人的确是思想观点很新颖,但是这些人同样也有一个毛病,那就是眼高手低,他们每天谈论的都是一些大事,一些国家大事,对于着眼于小处的一些事情,他们反而一窍不通,什么都不知道。

“周先生,有的时候其实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,这些人之所以不够务实并不是说他们好高骛远,而是他们是战略层面的思考者,而不是具体的政策执行者。”

宁凡对于这个问题倒是看得很开,一个国家总要有人抬头仰望星空,总要有人眺望远方,也总要有人注意脚下的路。

可能在周群这个善于干事的人

章节目录